PET/CT是目前國際上尖端的醫(yī)學(xué)影像診斷設(shè)備之一,它一次顯像可以清晰了解全身整體狀況,達到早期診斷和整體評估疾病的目的,已成為臨床腫瘤檢查一項不可或缺的手段。然而,由于醫(yī)護人員、患者及患者家屬對輻射防護的警惕性過高和認識性不足,導(dǎo)致不少檢查的患者對PET/CT檢查的輻射劑量過于擔(dān)憂,做完P(guān)ET/CT檢查的患者也常常慘遭身邊人“嫌棄”。那么PET/CT檢查安全嗎?患者做一次PET/CT檢查到底接受了多大的輻射?做完P(guān)ET/CT檢查的患者又給周圍人群帶來多少輻射量呢?下面就讓我?guī)Т蠹襾硪黄鹆私庖幌掳伞?span style="display:none">vmOPETCT檢查預(yù)約平臺
自然界輻射無處不在
大家通常談“輻射”色變,可能首先聯(lián)想到的是核爆炸、核電站等造成的核輻射損傷,往往產(chǎn)生懼怕心理。其實日常生活中輻射是無處不在的:自然界空氣、土壤中存在著多種天然放射性核素,使我們每日都接受著輻射,一般日常不接觸放射性物質(zhì),人們每年在正常環(huán)境接受的輻射量大概約3mSv。輻射也同樣存在于我們的衣食住行的各個角落,我們吃的食物存在一定的輻射劑量,一次長途空中飛行也會受到一定的輻射;上述這些輻射都是極其微量的,不足以對人體造成傷害,只有較大劑量(大于等于100mSv/年)的輻射才會造成身體的損害。
一次PET/CT檢查輻射到底有多大
PET/CT檢查對患者的輻射劑量來源于兩部分,一部分來源于PET檢查所用的顯像劑(18F-FDG),另一部分來源于全身低劑量CT,PET機器本身是沒有輻射的。PET顯像劑所造成的輻射與使用的顯像劑劑量相關(guān)。為保證圖像的質(zhì)量,一般來說,隨著患者體重的增加,我們使用顯像劑(18F-FDG)的量會增加(體重與顯像劑用量及輻射劑量如下表)。對于CT部分,PET/CT中的CT僅作為解剖學(xué)定位和衰減矯正使用,一般使用全身低劑量CT,輻射劑量在4-5mSv左右。綜上,一次PET/CT檢查的輻射量大約為10-12 mSv(隨著患者體重增加,輻射劑量會有小幅增加,一般不會超過15mSv)。
那么這個輻射劑量大嗎?對比一下目前大家都愿意接受的CT檢查各部位的輻射劑量(如下表),答案就出來了。我們可以看到其實一次PET/CT檢查的輻射總劑量,接近于一次腹部 盆腔CT掃描,輻射量非常低,所以根本無需擔(dān)憂。
PETCT/MR檢查預(yù)約網(wǎng)溫馨提醒:文章描述內(nèi)容可能并不符合您的實際病情,建議您可直接加微信咨詢客服或免費咨詢熱線:400-887-9166